【痛經四型】
中醫對婦女痛經的看法!在婦產科門診的病患中,婦女痛經的病例相當普遍,尤其年輕婦女更是多見。痛經是指月經來潮或經期前後出現下腹疼痛。痛經的發生多在經前一、二天或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,於月經來後逐漸減輕以致消失。也有些發生於經行之際,或自月經開始痛至經止,更有在月經將淨才疼痛。以及逐年加劇等不同症候。
痛經往往兼有其他全身症狀,如乳房脹痛、惡心、嘔吐、腰痠、面色蒼白,甚至下腹絞痛不止!
並隨著月經的週期持續發作。嚴重者可影響上班,工作或上學讀書。如在月經將至或經行期間。僅感覺下腹部輕微的脹痛不適,這是常有的現象,不屬病徵。可不需治療!
近代醫學認為痛經是內分泌失調,或生殖器官發育不全所致;中醫認為痛經的形成,只要是由於內因情志所傷外受六淫寒濕所困,致氣血運行不暢,或肝腎虛虧,血海空虛,胞脈失養等因素所致。
中醫根據臨床觀察,將痛經歸納為四種不同類型!
即——(一)氣滯血瘀型。(二)寒濕凝滯型。(三)肝腎虧虛型。(四)氣血虛弱型。茲將各型之病因病理詳述如左:
「氣滯血瘀」型:多由於子宮發育不良,子宮外口狹窄或子宮位置不正。行經不暢,月經失調。此類型的病患與經期衛生,或過度勞累、劇烈運動、或嗜食酸澀之味;以及精神因素,情緒緊張有關。尤其肝氣鬱結、氣行不順、導致下腹部局部鬱血、終致月經困難。引起脹痛。
「寒濕凝滯」型:此型多由居住環境較為潮濕,或因淋雨受寒,以及游泳受冷,飲食生冷等因素造成。寒濕之氣侵犯胞宮、胞脈,血脈因寒而凝滯,血行不暢,經血受到阻滯而作痛。 「肝腎虧虛」型:此型大都是先天稟賦素虛,或因後天失調、求學、工作勞心勞神,壓力太大,致沖任不固,乃致內分泌失衡,卵巢功能不足,精虧血少,血海空虛,胞脈失養而痛。
「氣血虛弱」型:由於體質素來虛弱,氣血不足,行經之後血海更為空虛,或大病,久病之後失於調補,致氣血兩虧,衝脈任脈俱虛、經血運行無力。